这是企业乃至整个光伏行业的基本责任和使命。
山东只是一个缩影,未来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尤其是户用光伏需要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同时在产业聚集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由于用电成本上升以及持续的电力供应紧张,仍然还是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展的优势区域。在被价格困扰两年多的时间里,光伏电站投资企业不仅仅要苦苦挣扎于成本与收益率的边界线上,要应对被新能源热度炒起来的坐地起价,还要在此起彼伏的疫情管控政策中抢项目进度。
但是在经历了三年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的消纳与调峰已经开始承压。该部分在本文第九章节分布式光伏再迎挑战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不作赘述。不仅如此,随着新能源热度持续上升,圈地情况愈发频繁,土地正成为资源被中间方以高价转租,赚取高额利润。光伏装机大省电力消纳调峰压力凸显消纳问题是当下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2022以来,作为分布式光伏大省,山东分布式光伏已经呈现出放缓的节奏,除了装机规模增幅放缓之外,国网山东电力进一步调整了峰谷时段安排,将光伏大发的中午时段纳入了深谷时段结算电价。
上游硅片甚至电池企业都在通过参股、合资等方式涉足硅料,而下游组件客户也在持续加大电池自供比例,通威的一体化布局是大势所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尤其是在三批大基地项目优选中,几乎超过90%的项目被国企收入麾下,民营企业大多以产业配套、地方贡献等方式参与其中,但项目的主导投资方仍然是国企,民企基本在地面电站开发中沦为配角。大全能源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合同为长单合同,双方采取月度议价方式确定价格,因此实际销售额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虽然多晶硅生产对毛利水平有较高要求和下限,但是回归生产制造业来看,高达80%的毛利率具有不可持续性,无异于竭泽而渔。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多晶硅的价格究竟将何去何从?随着各路资本的涌入,由此或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从最近5年多晶硅的量价变动来看,多晶硅价格陷入低谷时,很可能已经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市场短期内根本难以恢复正常节奏;而一旦多晶硅价格到达高点时,很可能隐藏着局部或结构性过热的潜在危机。除了上述两个单子之外,还包括10月14日公布的15.53万吨多晶硅料、10月18日的4.62万吨多晶硅料、11月4日的576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特级免洗单晶用料、11月8日的137000吨多晶硅料,合同金额预计分别为470.56亿元、139.99亿元、146.96亿元、415.11亿元。
四川省乐山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乐山出台了支持中国绿色硅谷发展十二条措施,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深入推进精确执法四个方面发力,涉及具体支持举措。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给下游企业带来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长单不断涌现。
2021年2月2日,协鑫科技又与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股份)签订协议,约定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向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销售350000吨多晶硅料,折合每年7万吨。进入到2022年4季度,大全能源开始登上多晶硅料交易的舞台中央,在一个月余的时间里,大全能源就签订了6个大单,总销售量高达近100万吨硅料,总金额高达近3000亿元接下来阻碍光伏行业发展的,只有电池和组件厂商了。留给光伏从业者去焦虑吧。
作为投资者要对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认知,通过价格战提升行业集中度,是所有制造业的必经之路。瓜吃完了,事就这么一个事。熟悉吗?各种平台经济,包括手机制造业,都有类似的发展过程。留下一堆同行面面相觑。
此前梳理了价格战的核心:老大老二打架,干死老三老四。硅片行业老大老二都和解了,那老三老四老五们是投降还是合并呢?后排企业想站队都来不及啊。
老大老二,杀仁还诛心,统一价格降价,直接一步到位也不磨磨唧唧,让后排企业完全没有余地,跟着打肯定亏本,不跟着就没订单。假设主流的电池组件不跟进,拖拉着硬不降价,那总会有人先降价,先降价的人先拿大单,典型的囚徒困境。
说好的你们继续打价格战呢?怎么就一个周末。很多人从K线角度看衰新能源,也请不要来讨论,因为你肯定是对的。即使国内利润微薄,但可以出海去卷,欧美都有很大市场,亚非还可尽情开拓。第三,中环隆基前后发布价格调整,就在半小时内,没有同一时间发,可能怕秀恩爱太明显。你们两个大佬先来了一句,满上满上,我们干了,你随意。如果说之前还在观望看戏的下游,这下瓜都吃完了,后面只剩下瓜皮了。
这次降价有好几个看点,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这是阳谋。最后,本文有明显的利益相关。
核心主流产品182尺寸,中环隆基统一到5.4元。接下来的事情,历史上都发生过。
中环、隆基公布最新硅片报价,中环降价23%,隆基降价27%跌幅之大震撼了一群吃瓜群众。从行业角度说,显然组件还未形成价格联盟,尤其是有通威加入后,更容易成为市场的价格屠夫。
那就交给各路机构来用脚投票吧,等后续的市场来说话。行业赚钱,急速扩张,产能过剩,价格战,淘汰弱者,强者联盟。现在后排企业怎么办呢?这就好比当年的打车疯狂优惠券,刚激战几周,就宣布滴滴打车快滴打车已经合并了一样。以上种种现象,说明了这场价格战,至少在老大和老二这里,已经达成共识以前撕破脸各种打压,现在好了,统一度量衡了。
所以价格战不可怕,如果未来组件价格打压到1.6-1.7元/W那中国的光伏产业,放眼全球再无对手。第一,硅片厚度统一了,都变成了155隆基11月报价还是150厚度,修改后和中环统一了。
请勿作为买入依据,更千万别来抄底,没有缘分的行业,不要轻易尝试。如果电池和组件跟进,那价格战就会以更快的速度结束,因为从电站角度看,只要组件价格到位,扩产就具备了成熟的条件
此前梳理了价格战的核心:老大老二打架,干死老三老四。核心主流产品182尺寸,中环隆基统一到5.4元。
接下来阻碍光伏行业发展的,只有电池和组件厂商了。如果电池和组件跟进,那价格战就会以更快的速度结束,因为从电站角度看,只要组件价格到位,扩产就具备了成熟的条件。作为投资者要对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认知,通过价格战提升行业集中度,是所有制造业的必经之路。那就交给各路机构来用脚投票吧,等后续的市场来说话。
所以价格战不可怕,如果未来组件价格打压到1.6-1.7元/W那中国的光伏产业,放眼全球再无对手。老大老二,杀仁还诛心,统一价格降价,直接一步到位也不磨磨唧唧,让后排企业完全没有余地,跟着打肯定亏本,不跟着就没订单。
说好的你们继续打价格战呢?怎么就一个周末。中环、隆基公布最新硅片报价,中环降价23%,隆基降价27%跌幅之大震撼了一群吃瓜群众。
这次降价有好几个看点,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这是阳谋。接下来的事情,历史上都发生过。